/朝聞通/2023年8月7日廣州消息——“中國電動兩輪車産業創造出來獨特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典型。我們應當為中國人自己創造出的物種和獨有的産業優勢,感到驕傲和為之奮鬥終身。”
日前,在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主辦的“民生出行,安全為本——2023年電動自行車锂電安全調研座談會”中,綠源電動車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總裁倪捷對中國電動車的産業地位做出了上述定義和慷慨激昂的闡釋。
小電動托起大民生,電動兩輪車在人民生産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現如今,城鄉短途通勤接駁、騎行休閑等生活出行,以及外賣快遞等物流即時配送等生産出行,都将電動兩輪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電動兩輪車的保有量達到了3.7億輛,它幾乎承擔起了中國城鎮居民短途出行的基本盤,并已超越汽車保有量成為中國第一大交通工具。倪捷表示,“自1997年我們發明了小小的電動兩輪車後, 26年的時間裡不斷為他“澆水灌溉”,如今已經長成了猶如“高聳且茂密的森林”的産業集群。作為中國自主創新的物種和産業,我們可以驕傲的說,電動兩輪車在托起人民美好出行中承擔着重要角色”。
回顧行業發展曆史,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就素有“自行車王國”之稱,電動兩輪車與生俱來就是蘊藏着“中國基因”的高性能産品。2000年-2006年兩輪車市場随着國内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增速迅猛;2007年前後,由于各大城市陸續出台的禁摩政策,電動兩輪車迎來了新的一輪成長期;2019年,随着新國标實施,不合格的品牌開始出清;
近年來,随着新國标提升行業标準和門檻,産業正在走向以科技為主導的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作為中國電動兩輪車行業的科技創新品牌,倪捷所在的綠源電動車,以液冷技術為抓手,推出的第二代電動車從根本上突破了傳統兩輪車“壽命短”“續航差”的用戶剛需難題,推動電動兩輪車整車零部件從“易耗型消費品”向“耐用型消費品”的關鍵轉折,率先在行業中推動起了高質量發展的浪潮。
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兩輪車産銷國,全球市場市占率約80%,年産量超5000萬台。以2022年電動兩輪車銷售額為例,該年銷售額達1572億元,而在傳統中國制造方面,2022年空調行業零售額為1411億元,洗衣機零售額為624億元,冰箱零售額為917億元。從某種程度來看,電動兩輪車已經成為除空調、冰箱等家電品類以外中國制造的新一極,成為了中國制造大家庭裡的又一張新名片。
随着多年發展和廣闊市場促使電動兩輪車已經構建起完整成熟且獨有的産業鍊優勢,并已經形成全球最大的産業集群。據2021年6月天眼查産業大數據統計,我國有超過73萬家電動兩輪車相關企業,從關鍵部件如電機、電池和控制器,到下遊的整車企業。與此同時,出口也為電動兩輪車企業提供了新的市場增量。
立足于服務人民美好生活,健全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注重節能和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可以看出,以綠源為代表的中國制造企業,正在引領電動兩輪車這項中國特色産業走上以技術創新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把握新時代增進民生福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