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消費品展區5.1H館,進博會八屆“全勤生”松下現場展示了一台外觀典雅、功能颠覆的洗衣機,吸引來大量觀衆的目光。
這是松下在進博會上首次展出的“全球首創四筒全熱泵洗烘護一體機”阿爾法G5。它不僅擁有行業首創的四筒同步洗烘能力,更是一台“會思考”的洗衣機——搭載由76顆智能芯片組成的α-Agent智核中樞,自動識别衣物材質、分析污漬成分,以高智能驅動為四個筒分别匹配最合适的洗烘參數,并開創了12種針對不同衣物的專屬洗護程序。
/朝聞通/“這台機器代表了松下對智能生活的全新理解。”松下工作人員從機身上取下了α-Watch智控星環,洗衣機四筒的工作狀态盡在掌握。基于自然語言交互的α-Chat語音助手,用戶簡單一句話,即可操控這台機器,随時随地對洗烘護流程進行遠程調整。
松下在中國擁有60家法人公司,業務規模占集團全球的24.4%,利潤占集團全球的30%。這款産品的亮相,标志着松下這家進入中國47年的日本老牌企業,正在以積極姿态擁抱中國市場。在第八屆進博會上,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首次系統性地公布了松下的中國AI戰略,提出從用戶場景到産業基建“兩端賦能”的全新布局。
在進博會這個全球舞台上,AI被提升至松下中國在華戰略的高度。本間哲朗表示,當AI産業蓬勃發展,作為深耕中國的外資企業,松下将緊抓産業機遇。
這一戰略的發布,恰逢中國AI産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根據中國相關規劃,到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産業規模将超過450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規模超5萬億元。面對這一巨大市場,松下顯然不願錯過。
松下的AI戰略的核心概括為“兩端賦能”:一端聚焦直接服務用戶與場景,以搭載AI技術的智能家電、空間、服務及解決方案,将AI能力融入生活、生産場景;另一端深耕AI産業底層支撐,為AI算力關鍵設備提供核心元器件、關鍵材料、設備等支持。
“我們既是AI應用的構建者,也是推動産業發展的幕後支持者。”本間哲朗概括了松下在AI時代的雙重角色。
松下發力AI的底氣何來
松下敢于在此時全面發力AI,并非一時沖動,而是基于其在中國市場深厚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布局。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松下在軟件領域已有數十年的技術積澱。松下電器軟件開發(大連)有限公司作為集團海外最大研發中心,擁有1050名工程師,專注智能家電、車載系統等領域開發。2024年,該公司營業收入達3.09億元,展現出強勁的技術商業化能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個研發中心自主研發的小型語言模型(SLM)在保持高秒級響應速度的同時,實現離線環境穩定運行,徹底解決智能家電的隐私與連接痛點。這一技術突破,為松下AI家電的差異化競争提供了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松下信息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擁有近500人的技術團隊,依托百年制造經驗,為智能制造、智慧辦公等領域提供120餘種綜合解決方案。該公司不僅服務内部需求,還為百餘家其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2024财年營收達4億元,并榮獲上海市“跨國地區外資研發中心”認定。
在中國一北一南的兩大研發基地構築了松下在華AI戰略的堅實底座。本間哲朗表示:“松下創新成果的取得,正是源于松下在中國擁有強大的本土AI研發力量。”
事實上,松下在AI領域的布局早已悄然展開。在智能制造方面,公司的物流智能動線系統通過場内AI預測模型優化貨架布局,結合電子地圖與貨位數據計算最短揀貨路徑,使效率提升10%;場外智能匹配箱型車型并生成3D裝箱方案,裝載效率提升12%。視覺AI解決方案則作為“感知引擎”,通過對生産線上産品的實時視覺檢測,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生産分類,對産品質量進行全過程檢測、設備預測性維護等智能化決策。
這些探索不僅為松下積累了寶貴的技術經驗,更驗證了AI技術在産業端的應用價值。
目前,松下已将DeepSeek、阿裡巴巴通義千問等大模型接入内部系統,覆蓋員工的日常工作場景。松下中國的員工“全員AI”,正在使用生成AI平台“塢酷”,應用範圍從PPT生成、數字化助手到制作記錄、翻譯、語音識别等多個領域。未來,松下計劃從職能業務的基礎AI應用,逐步拓展至更多重點業務領域,實現核心業務場景的深化應用和全面賦能。這種“全員AI”的文化轉型,确保松下不僅在産品層面,更在組織運營層面全面擁抱智能化。
“松下将人才視為AI戰略落地的核心驅動力。”本間哲朗強調,松下在華的5萬名員工中,1萬人從事研發工作。
中國消費者為何偏愛AI
在中國市場,AI技術正從“錦上添花”變為“雪中送炭”。中國消費者為什麼對AI家電情有獨鐘?
松下阿爾法G5洗衣機是個典型例子。中國家庭通常面臨多元化的洗衣需求:成人外衣與兒童衣物需要分開清洗,高端面料需要專業護理,寵物用品需要單獨處理。傳統解決方案是購買多台設備或分批次清洗,而阿爾法G5的四筒同步處理能力,将原本需要多次操作的流程壓縮至一次性完成。将約5㎡洗衣房濃縮進普通洗烘套裝的體積,“一台就是一間洗衣房”,這句産品口号精準擊中了中國都市家庭空間有限、時間寶貴的痛點。
松下創新推出的“1+N+X家庭智聯空間系統”同樣顯示出AI帶來的智能體驗。在廚房場景中,系統可根據冰箱AI攝像頭識别食材種類和保鮮狀态,自動推薦食譜并聯動烤箱、微波爐等設備完成烹饪。用戶隻需一句話即可激活所需場景,實現從指令控制到空間協同的跨越。75英寸PX600C PRO智能語音電視隻要一句“你好松下”即可将房間切換多種功能。遊戲房、電影院抑或音樂廳,PX600C PRO都可以一機掌控。這種設備間的智能協同,正好滿足了中國消費者對“全屋智能”的期待。行業數據顯示,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突破80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
在松下卧室展區,健康空間系統通過智能調控光線、溫度與空氣質量,顯著改善用戶睡眠質量。其健康改善效果清晰可感,深深打動了注重生活品質的中國消費者。
本間哲朗早已發現,中國市場的獨特吸引力不僅在于其龐大的規模,更在于中國消費者樂于接受新概念和新技術。他認為,與日本、美國、歐洲等相對保守的市場相比,中國市場在産品顔色、外形、功能等方面的變化更為顯著,也更為迅速。這種對新技術的高接受度,使得中國市場往往領先于其他國家,率先接受新技術。
松下在中國市場的産品策略也反映了這一特點。例如,搭載IoT技術、可通過手機App操控的松下智能馬桶蓋,就是率先在中國市場研發并上市的,并且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而當時該産品尚未在日本市場亮相。
松下用AI重塑産業格局
在産業端,松下的AI布局同樣深入。公司已成為全球AI服務器産業鍊的關鍵供應商,其導電性高分子電容器、MEGTRON多層基闆材料等産品獲市場高度認可,2024年面向AI服務器的電容器銷售額翻倍,面向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MEGTRON」的銷售額增長70%。高精度貼片機因适配度高有效助力客戶産能大幅提升;松下還通過提供伺服電機、傳感器等關鍵産品,用來制造AI服務器及其必備的光通信模塊等配件,這部分的銷售業績也實現了30%以上的增長。
為把握AI服務器等新興市場機遇,松下正加大電子材料工廠投資布局。2023年9月,松下電子材料(廣州)第四工廠投産,投資7.9億元,投産後總産能提升1.35倍;松下電子材料(蘇州)新項目于2024年10月開工,投資6億元,将建5萬平方米智能綠色工廠;松下電子材料(上海)新工廠也已于2025年9月動工,投資1.2億元,投産後将實現産值翻倍。
這些投資不僅擴大了産能,更完善了區域内半導體材料供應鍊,為中國AI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從一台會思考的洗衣機,到一個能協同的智能家庭,再到支撐AI産業發展的關鍵元器件——松下在第八屆進博會上展示的,不僅是一系列創新産品,更是一條清晰的AI發展路徑。這家老牌企業的AI轉型,正好與中國AI産業的發展周期同頻共振。
松下一直将進博會定義為全球戰略性展會,舉集團之力積極應對。松下也在持續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實現“展品變商品、商品變爆品、構想變現實”的落地轉化。本屆進博會上,松下的“兩端賦能”的AI戰略既是對中國市場的深度承諾,也是對全球AI産業的前瞻布局。
“面向未來,松下還将進一步擴大産能,積極利用中國AI發展成果,持續推動創新。”本間哲朗明确表示。
“關護無界,身心如悅”——松下的品牌承諾在AI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内涵。當科技能夠理解人的需求,當設備能夠預見人的期待,真正的智能生活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