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通/金秋時節,一顆顆飽滿鮮亮的金秋砂糖桔悄然現身錢大媽貨架。這種本應在寒冬才上市的水果,卻在秋意初濃時提早登場,為時令水果添上一抹亮色。
它的“早”并非偶然,背後是技術突破與産地協作的雙重支撐,也源自其核心産區——華甯縣所擁有的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華甯縣位于玉溪市東部,屬中亞熱帶半濕潤高原季風氣候。因西北面雲嶺烏蒙山及橫斷山脈阻隔了冷空氣南下,又受印度洋熱帶大陸幹暖氣流影響,形成“冬無嚴寒、春來早、升溫快,夏無酷暑、秋涼早”的獨特氣候,非常适宜柑橘種植。
得益于此,華甯成為全國聞名的早熟、特早熟柑橘優勢産區。優越的自然條件使當地砂糖桔較國内其他産區提前40至60天上市,以“早”與“鮮”兩大優勢搶占海内外市場。
金秋砂糖桔,這顆“反季節甜果”,是中國育種技術重要的科研成果。不同于傳統砂糖桔,金秋砂糖桔是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的雜交成果——以愛媛30号為母本、傳統砂糖桔為父本選育而成。
如今,在錢大媽上架的金秋砂糖桔,既保留了砂糖桔易剝皮的優點,又吸收了母本化渣多汁的特性。對玉溪果農來說,這顆早橘是實實在在的“緻富果”。據華甯縣農業農村局方面預計,今年橘農戶均收入将超過10萬元。這不僅是一個數字,更是“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産業增值”良性循環下的結果,讓小小柑橘串起了富民的鍊條。
錢大媽通過産地直采,将這份清甜跨越千裡送至消費者手中。為守護“不賣隔夜菜”的承諾,從枝頭到門店的每一環都恪守着對新鮮的極緻追求。高效的供應鍊與全程冷鍊,将原産地的陽光風味與晨露清甜完好封存,準時送往全國各地門店。
錢大媽把消費者對新鮮的需求,直接傳遞到種植端。剝開一顆金秋砂糖桔,清潤的汁水在唇齒間化開——那是秋陽凝成的甘甜,是果農耕耘的期盼,也是鄉村振興路上熱烈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