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騰訊2020全球數字生态大會智慧交通專場論壇雲上舉行。在新基建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交通作為新基建“主力軍”,也成為産業各方熱議的焦點,本次智慧交通論壇上,騰訊發布了全新升級的We Transport方案。
其中,在如何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推動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演進、助力智慧交通技術平台建設方面,騰訊自動駕駛總經理蘇奎峰介紹:“我們大力投入融合感知、高效地圖構建、多傳感器融合定位、系統決策、路徑規劃、系統控制等核心技術研發,結合虛拟仿真、數據雲和高精度地圖雲平台,構建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兩個領域的核心能力。”
從虛拟仿真到數據中台:助力智慧交通數字孿生平台建設
騰訊自動駕駛團隊在虛拟仿真領域的投入起步較早。2018年,騰訊發布自動駕駛仿真系統TAD Sim,并在2020年上半年發布升級版本TAD Sim2.0。作為業内由遊戲技術和真實數據雙擎驅動的虛拟仿真平台,TAD Sim在真實性、全面性、可視化、輕量化、标準化等方面行業,已經在多家智能網聯測試基地、國内頭部汽車企業和自動駕駛研發機構中投入使用。2020年9月,騰訊聯合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襄陽),開始進行數字孿生自動駕駛評價标準的建設。
新技術的疊加已經帶來“1+1>2”的效果,虛拟仿真技術與高精度地圖、大數據、AI和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結合,不僅推動自動駕駛虛拟仿真的應用普及,也在逐步延伸到虛實結合的交通流仿真、更大範圍的城市交通仿真、交通模拟預測等新的應用場景,構建出了一個數字孿生平台。
騰訊數字孿生平台,以大量現實世界的真實數據為基礎,對虛拟世界進行盡可能的建模。車端傳感器、路側攝像頭甚至手機等移動智能設備,每天都會收集到大量的交通數據,如車道數量、坡度、車流量、紅綠燈位置等;将收集到的數據通過通信網絡傳輸到雲端數據管理中心,進行數據分類、管理、清洗、标注等工作,形成有效的數據資源;再由智能引擎将數據進行分析、挖掘、檢索、可視化等處理,就能以API/SDK等靈活方便的接口形式将數據提供給應用層。
最終,以海量真實數據為“原料”搭建的數字孿生平台,将在虛拟空間中構建起物理世界的模型,實現數字孿生環境與真實環境的一一映射。但區别在于,數字孿生的世界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以真實數據驅動、推演未來城市交通運行,探索智慧城市規劃、交通運營管理的方案。
從技術平台到可視化運營:助力用戶愉悅出行
數字孿生技術平台的建設,隻是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步。基于數字孿生技術,通過以大量真實交通流數據為基礎訓練出的交通流AI,生成高真實度的虛實結合的交通流,進行城市交通體系的預測、推演和驗證,全面助力智慧交通的演進。
“首先,騰訊以高精度地圖為基礎數據,結合各類真實的環境數據以及三維重建、遊戲引擎,實現靜态場景的高精度還原,并可以渲染出不同的光照條件以及天氣場景;接着,通過遊戲引擎、車輛動力學模型、傳感器等各類動态模型,讓虛拟場景有和真實場景一緻的物理規則。最後,在城市實時交通影像的基礎上,騰訊采用目标檢測技術,提取道路和車輛目标,将其參數化和模型化,并融入到三維環境中。”蘇奎峰介紹。
據了解,基于騰訊雲計算能力、高精度地圖和定位技術、三維重建等技術支持,在平台運營過程中,交通流的仿真不但能在微觀場景實現,還能覆蓋重點區域的中觀仿真,乃至城市級路網的大規模車道級仿真。同時,通過曆史數據分析和模型推演,數字孿生平台還可以自由模拟各種天氣,評估天氣狀況對交通運行的影響,并演練應對方案;将紅綠燈由原來的固定配置轉變為電子智慧警察,根據路況實時智慧調度,甚至能夠基于數據做實時預測,讓交通更加準确高效;将路側設備智能化,推演基于5G通信技術的車路協同,确定具備可執行性的方案。
在呈現方式上,騰訊數字孿生平台利用優勢的遊戲技術,讓交通流數據可視化呈現,形成實時交通熱力圖,直觀的呈現全局交通狀态;支持交通路口配時的實時動态優化、公交先行等策略的模拟;道路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的評估;綜合交通的管理調度以及擁堵預測和實時導航的推送等服務,助力城市交通治理向數字化、化、智能化方向轉變。
新基建帶來的智慧交通升級,是以數據要素為核心,讓交通中的每個環節、每個終端都能夠實現數據的流通,以更好的發揮生産要素的價值,驅動交通建設、管理、運營和服務的優化。數字孿生平台,正是讓數據發揮更大價值的基礎設施,騰訊希望聯合産業鍊各方,共建開放協作的生态,最終實現更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為人們帶來更愉悅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