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商報》報道,本月,北京市金融局将公布網貸平台整改驗收辦法,并啟動驗收工作,未來合格一家,公示一家。此前,北京市金融局已經下發《事實認定及整改通知書》到各網貸平台。在發布會上也提出了“合格一家公示一家”的整改方式。不過,當驗收工作真正來臨的時候,也就意味着行業洗牌的加劇。未來,或有一半以上的平台慘遭淘汰或者主動退出。
需解決五大問題

根據《北京商報》記者的采訪報道,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沈鴻指明了現存網貸機構存在的五大問題,明确指出未來風險準備金必須更名、引入持牌機構資金的平台可能不認定為“P2P”、集合标模式被禁止等。也就是說,上圖中的五大問題将會成為北京各網貸平台合規整改的關鍵。
對于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風險準備金是否禁設問題,本次有了比較明确的說法。風險準備金首先必須要更名,變更為“風險緩釋金”。但“風險緩釋金”是從平台盈利中提取出來的,而不是平台另行出資設立;對于線下門店問題,衆多平台倒無須擔心,因為很多平台上線至今也沒有線下門店;資金存管問題早已是老生常談,沒有資金銀行存管的平台勢必會遭到淘汰。
集合标成關鍵因素
涉及到網貸平台命門的是集合标問題,為了更好地連接借款人和出借人,同時也為了降低出借人的風險,提高平台效率,增加平台收益,許多平台都存在集合标。但是從監管層面來看,集合标采用的“多對多”的形式,信息披露不充分,容易出現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錯配問題,因而集合标将被禁止。
正是由于目前衆多平台有集合标存在,且集合标對于平台益處頗多,禁止集合标将會對業内産生重要影響。雖然監管不要求一步到位,但網貸平台須拿出整改辦法。整改之後,決不允許出現新的集合标。也就是說,按照監管要求,未來北京網貸行業将回歸本質,回到散标和債轉标時代。
半數平台或将淘汰
根據網貸之家數據統計顯示,截止5月3日,已經與銀行達成存管與正式上線的平台達到187家。已經簽訂存管協議的平台在200家以上。也就是說,仍有80%左右的平台暫未達成資金存管協議,整改期限将至,他們能否按時完成資金銀行存管還是個未知數。
除了銀行存管,集合标問題也會成為本次北京網貸平台合規與否的關鍵因素。按照監管要求,8月24日未能完成備案登記的機構,或将被要求繼續整改或者予以取締。
“目前,整個網貸行業已經進入了深度整改期,行業紅利已經不複存在,一些小平台或者暫未盈利的平台很可能選擇良性退出。”雲錢袋研究員表示,“未來,網貸行業平台家數将急劇減少,預計整個行業數将會維持在500家左右。但合規整改完成後,這500家平台是否會再次創造行業的第二春,值得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