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過去的2015年,是中國健康領域最風雲激蕩的一年。國家政策不斷出台,健康大事件頻出,引起了社會大衆的強烈關注,讓我們一同盤點2015年十大健康事件。
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食品安全法》中,法規由原來的104條變成154條,被公衆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處罰額度從貨值10倍最高提高到30倍,食品造假最高可判死刑。
另外保健食品的申報将采用注冊和備案“雙軌制”管理,保健品迎來寬進、巧管、共治、重罰的新機遇。
全國人大常委會12月27日表決通過《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全面二孩政策将于2016年元旦起在全國範圍内實施,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孩子。
此舉正式廢除獨生子女政策,将對一億對父母産生影響。對于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有專家表示,生育和教育成本等問題将降低中國夫妻生育二孩的熱情。
10月5日,作為國際學術界公認的“青蒿素之母”的屠呦呦摘取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标志我國中醫研究科學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12月10日晚,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獲頒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和證書。
青蒿素是從我國民間治療瘧疾草藥黃花蒿中分離出來的有效單體,是我國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種抗瘧新藥。
12月18日,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廣東省營養學會和湯臣倍健聯合發布首份《湯臣倍健國民健康生活指數》。國人健康生活指數平均僅61.99分剛剛及格,近4成人指數“挂科”;西北地區以56.88分成為全國指數最低區域;男性平均指數60.9分,女性62.51分;但青年人指數不及格僅59.96分,甚至低于中老年人。
《指數》由膳食和生活行為習慣構成,35%國人健康生活指數不及格,原因竟是水果奶類攝入低。另外指數不及格或分别增加患腦卒中、冠心病、高血壓的風險為43.1%、16.1%和12.2%。
12月23日,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受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大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全國出現大範圍的霧霾天氣。截至22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7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48個城市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
霧霾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社會隐患,霧霾天氣含氧量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顆粒物進入人體誘發呼吸道疾病,能見度低則易引起交通事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健康是群衆的基本需求,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的概念。
同時,指出要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财政補助标準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實現居民醫療費用省内直接結算,穩步推行退休人員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明确提出今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七項重點任務,包括: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大力發展社會辦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完善分級診療體系、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統籌推進各項配套改革。
6月1日起,北京實施“史上最嚴”禁煙條例。全面實施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内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煙,包括幼兒園、中小學校、文物保護單位、體育場、兒童醫院在内的室外區域等。
在禁煙場所違規吸煙者,将被處以個人最高200元、單位最高1萬元的罰款。
國務院7月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廣在線醫療衛生新模式”和“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産業發展”。
自此醫療服務機構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優化服務流程;“智慧醫療”和“移動醫療”在醫療衛生領域得到普及使用,11月底,全國已經有1238家三級醫院建立了互聯互通信息庫。
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上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九),修正案中明确加入“醫療”一項,指出“緻使工作、生産、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将被追究刑事責任。
“醫鬧”正式入刑,該刑種的處罰級别被提高,從原本的“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提高為“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