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通/7月17日,2025深信服城市峰會北京站順利舉辦。本次峰會由中國信息協會指導、深信服主辦,以“化繁為簡 智領AI”為主題,彙聚衆多行業專家共探數字化轉型路徑。會上,中鐵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李紅展笑着走上講台:“我是中鐵建物業CIO李紅展。今天站在這裡,不僅代表一家管理5500萬㎡的央企物企,更是以深信服托管雲7年資深用戶的身份,分享一個關于‘選擇’的故事——當央企物企在數字化轉型的十字路口,如何通過托管雲實現‘輕裝上陣’。”他結合企業七年轉型實踐,講述了這段從忐忑嘗試到堅定前行的數字化曆程。
從手寫記錄到智能服務:數字化的成長足迹
中鐵建物業作為大型央企下屬企業,是國内最早一批嘗試數字化的企業。截至2025年6月,公司下轄60家分公司,管理329個項目,覆蓋45個城市,在管面積達5848.97萬平米,服務近百萬業主,業務涵蓋住宅、商業、社區養老等多元領域。
李紅展憶起數字化轉型初期的場景,依然曆曆在目。他說企業的數字化建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像爬樓梯一樣,曆經三個階段逐步升級。2010-2018年是管理信息化的起步階段,那時公司規模還不大,數字化投入從百萬級慢慢增加到千萬級。團隊先從最基礎的工作入手,先後上線了報事收費系統、審批流程系統等工具,讓員工告别了手寫記錄、人工核算的日子,雖然隻是初步的信息化,但已經讓大家感受到了科技帶來的便利。
2019-2022年進入業務數字化階段,随着公司規模擴大,投入也提升至數千萬級。這時候團隊開始思考:數字化不能隻方便内部員工,更要讓業主感受到變化。于是大家動手建設對客移動服務平台,業主報修、繳費不用再跑物業辦公室,在手機上就能完成;同時推進财務變革、加強數據建設,重點解決服務連接不順暢、效率低下的問題。到了2023-2025年的服務智能化階段,團隊将重心徹底放在“以客戶為中心”,運用AI、大數據等技術搭建智慧物業與社區平台,讓一些基礎服務能自動完成,還能為業主提供更個性化的生态服務。
“大型物業企業的數字化場景其實很複雜。”李紅展舉例,公司要服務近百萬業主和衆多員工,涉及PC端、APP及小程序等多個端口,高峰期每分鐘會收到4000次請求,系統必須保證不中斷,每年還要處理1600萬份賬單。就拿管家崗位來說,以前事務繁雜,統計數據要手動錄入,流程标準也不清晰,業主催問進度時常常答不上來,數字化工具成了破解這些難題的關鍵。
破局擴張困境:從“自建機房”到“雲端同行”的抉擇
随着業務在全國45個城市快速擴張,中鐵建物業的數字化轉型遇到了不少“攔路虎”。李紅展坦言,最頭疼的是基礎設施跟不上發展速度。以前每個城市項目都想建自己的機房,設備型号五花八門,運維人員跑斷腿也顧不過來,全國多節點布局讓系統拓展越來越難,運維壓力随着業務增長不斷加大。
資金投入也是個大問題。李紅展算了筆賬,本地機房改造不僅需要巨額初期投入,後續硬件更新、場地租賃都是持續開銷。而且業務頻繁上線導緻硬件部署越來越複雜,想臨時擴容時,從申請采購到安裝調試至少要等一個月,經常錯過業務窗口期。更讓人揪心的是安全問題,業主信息等隐私數據分散在各地,防護難度越來越大,資産梳理不清也帶來了不少安全隐患,每次檢查都像“拆盲盒”。
“7年前,當我們第一次接觸托管雲時,行業裡還沒人敢把95%的IT系統交給第三方——但今天,我可以肯定地說:這可能是中鐵建物業數字化轉型中最正确的決定。”李紅展感慨道。基于全國多節點、高并發、高可用的業務特性,團隊經過三個月的調研論證,決定放棄“自建機房”的老路,選擇一體化全委雲服務作為轉型支撐。他解釋,當時選雲服務商有三個硬指标:一是要有全國分布與高可用能力,能适配公司的多節點布局和面向業主的C端運營需求;二是安全保障要到位,能提供數據加密、漏洞檢測等全流程防護;三是能實現“交鑰匙運維”,從前期的上雲評估、遷移實施到後期的日常監控都能搞定。
“選雲服務不隻是選技術,更像是選擇未來十年的戰友。”李紅展認真地說,這七年裡,中鐵建物業與雲服務商組建了聯合團隊,大家責任共擔、目标對齊、能力互補。團隊提供7x24小時運維保障,不管深夜還是節假日,有問題都能及時響應;還有全流程交付服務、精準安全服務及實時監控服務,形成了“運維不操心、安全不妥協、成本不超标”的聯合運營機制。有一次系統突發流量高峰,雙方團隊連夜協作擴容,确保了業主繳費通道暢通,讓大家真切感受到“夥伴式合作”的價值。
七年磨一劍:那些藏在數據裡的溫暖改變
七年的托管雲實踐,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李紅展拿出一組數據:運維效率方面,現在整個集團僅需1人兼崗負責雲平台運維,就實現了七年無重大故障。通過任務自動提醒、數據統計自動化等功能,管家們每天節省2小時手動工作時間,不用再埋頭做表格,有更多精力和業主溝通。資源利用上,可視化管理讓CPU資源使用率達到98.19%,内存使用率達86.67%,以前那些閑置的測試環境被清理後,每年節省近百萬資源成本。
數據安全與業務連續性保障方面成果顯著。李紅展介紹,七年内公司完成了2次大規模業務系統遷移,整個過程嚴格遵循央企标準,通過提前演練、灰度切換,做到了“業務無感、數據無損”,業主和員工幾乎沒感覺到系統切換。在日常安全防護中,團隊通過建立标準動作和聯合作戰模式,讓數據安全防護從“被動救火”變成“主動防禦”,業主信息保護更有保障。
對業主來說,這些變化體現在點點滴滴的服務中。以前報修後要等物業派單,現在系統自動匹配維修人員,響應速度從2小時縮短到30分鐘;繳費通知從紙質賬單變成精準推送,繳費成功率提升至98%;小區安防系統通過雲端AI分析,異常情況識别準确率提高到95%,業主安全感明顯增強。李紅展認為,現在業主群裡的好評越來越多,這是對數字化轉型最好的肯定。
作為“中央企業先進集體”,中鐵建物業一直秉持“情系業主從心開始”的理念。通過托管雲重塑數字化基因,公司在智慧化服務升級中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李紅展表示,未來團隊會繼續深化雲服務合作,依托技術創新打造專業化品牌,朝着“中國最具價值的美好生活服務商”目标穩步前進。這次在深信服峰會上的分享,也是希望把七年轉型的經驗教訓分享給同行,讓更多物業企業少走彎路,通過數字化讓業主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