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通: 全球領先的新聞稿發佈, 傳播和監測服務提供者
搜尋
山海星辰聯合創始人李鴻堅出席澳門國際短片節,共探短劇内容價值升維路徑

山海星辰聯合創始人李鴻堅出席澳門國際短片節,共探短劇内容價值升維路徑

2025-09-28 17:37

  /朝聞通/9月17日,由第二屆銀河娛樂集團澳門國際短片節(下稱“澳門國際短片節”)主辦、東西文娛聯合承辦的業界座談會“短影像的下一步”于澳門銀河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山海星辰集團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首席内容執行官李鴻堅與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内容制作部副總經理李啦,小喜文化創始人及知名制片人孫金,中國知名導演與剪輯師彭發,知名編劇陳星星等嘉賓,圍繞短劇創作、叙事革新、IP開發與文化出海等關鍵議題,共同探讨短影像内容從規模增長向價值升維的發展路徑。

  01從網文到短劇:底層邏輯是“情緒價值”

  李鴻堅在座談會上回顧了山海星辰從網文IP起家、逐步切入短劇賽道的發展曆程。他指出,短劇的興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用戶注意力結構的根本性變化:“人們越來越習慣于碎片化獲取内容,甚至長劇觀衆也已普遍以2倍速、3倍速觀看。”在這一背景下,短劇,尤其是豎屏短劇,憑借強情緒叙事,迅速占據市場主流。

  “短劇在本質上是一場情緒實驗,”李鴻堅強調,“它以卡點、反轉和高密度的情感輸出,為用戶提供即時、強烈的情緒價值。”在他看來,這種内容形态與山海星辰早年深耕網文的邏輯一脈相承,“兩者都建立在對用戶心理的精準洞察之上,隻不過短劇以更視覺化、更濃縮的方式實現了情緒觸達。”

  2023年5月,山海星辰推出的首部短劇《傲世神尊》,72小時内充值突破千萬元,不僅驗證了其策略的有效性,更體現出短劇作為一種新興内容載體的巨大潛力。李鴻堅指出,短劇已不再是對長劇的補充或簡化,而是真正成為繼電影、長劇之後的“第三種内容載體”,正在重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内容消費圖景。

  短劇的核心競争力在于其“情緒效率”,契合當代用戶追求高效情感體驗的心理需求。而這種“效率”,不僅體現在觀看行為中,更深刻影響了創作思維和内容生産機制,推動行業從流量思維走向價值思維,逐步構建起基于共情的新叙事範式。

  02 拒絕套路化叙事,以“元素化”思維推動非遺破圈與IP進化

  談及内容創新,李鴻堅以非遺短劇《傩戲》為例,闡釋了“元素化”創作思維的核心要義。他強調,非遺題材必須首先成為一個好故事,文化應作為内核自然融入情節,而非機械堆砌。“我們并非在寫傩戲,而是在寫好一個故事,傩戲隻是其中的元素。”這一理念有效避免了非遺内容淪為生硬的“宣傳片”,使其既具備文化厚度,也擁有廣泛吸引力。

  他同時指出,短劇行業在人物塑造與叙事邏輯上正日趨成熟,早期那種缺乏動機的“旱地拔蔥”式反派逐漸被更具合理性的角色所替代。基于此,山海星辰實施了“雙線并行”的廠牌策略:一方面,推出先鋒廠牌“桃花裡”,每月創作3至4部具有審美引領性的作品,不追逐熱點而專注創造潮流;另一方面,公司也持續開發符合主流市場預期的類型内容,以夯實商業基礎。

  李鴻堅坦言,目前行業仍缺乏真正具備破圈能力的短劇IP。他認為,未來應通過“豎屏+橫屏+電影”的三位一體開發模式,系統延伸IP生命周期,推動短劇完成從情緒消費到宏大叙事、從流量産品到經典内容的價值躍遷。

  在座談會最後環節,李鴻堅表示:“我希望短劇未來也能出現像電影、長劇那樣脍炙人口、經典永流傳的作品。”他強調,短劇不應止步于“流量生意”,而應走向“IP化”和“經典化”,這是行業共同的目标。山海星辰将繼續堅持“内容價值+商業價值+社會價值”三重路徑并行,在以《傩戲》為代表的非遺賽道持續深耕,同時探索更多元題材、更國際化的表達方式,推動中國故事真正實現“從出圈到出海”的跨越。

消息來源: 朝聞通新聞稿發布平臺
相關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