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12日,由知識産權出版社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知識産權年會在北京舉辦。12日下午,高通公司副總裁兼法律顧問克裡斯·朗曼(Chris Longman)出席年會分論壇“知識産權法治建設:全球規則與中國方案”并發表主題演講,從高通的實踐與經驗出發,分享了對創新者如何從中國知識産權生态系統受益這一話題的看法與思考。
朗曼在演講中介紹到,今年恰逢高通公司成立40周年,也是高通與中國移動産業合作的30周年。他強調,高通的DNA是研發,無論是成立之初,還是今天,高通始終專注于基礎研發,高通每年将營收的約20%投入研發,研發投入累計已超過1000億美元。多年來,高通始終依靠全球知識産權體系來保護其創新成果。目前,高通在全球擁有超過16萬項授權專利和專利申請,高通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多年來始終穩居在華外企前列。
朗曼在演講中提到,高通公司發轫于無線通信領域,他還介紹了移動通信标準和産品的技術演進有三個關鍵階段——早期研究、标準制定、商業化。朗曼指出,在前兩個階段,即早期研究和标準制定階段,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回報卻充滿不确定性;在第三個階段,即商業化階段,通常是發明問世後多年,創新型公司可以通過标準必要專利許可來尋求投資回報。因此,充分尊重和保護專利權,是促成最佳技術标準以及由這些标準所推動的技術進步的最佳途徑。
朗曼提到,對于許多在标準制定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創新者來說,能夠通過許可那些對标準至關重要的高質量專利來獲得潛在回報,正是支持并激勵他們率先做出大量前期投入的重要考量。當創新者的發明有幸被标準組織采納,就能夠依靠專利的可執行性來獲得回報,如果沒有這樣的确定性,那麼最初投入研發工作的商業依據便将不複存在。
“我認為中國的專利法正在越來越體現出對創新價值的認可。”朗曼還說到,中國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堅定決心,以及在促進創新和經濟轉型方面的長期戰略規劃,令他印象深刻。“高通和許多其他國内外企業,以及知識産權領域的個人相關方,都受益于這些成果。高通持續擴大在華知識産權布局和投入。中國始終是保護高通發明價值的重要司法管轄區。”
當前,高通已經與衆多中國合作夥伴建立了深厚的關系。朗曼表示,高通緻力于持續深化合作,助力他們在即将到來的6G和AI時代,在國内外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