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通/2025年8月,大唐西市博物館攜手專業文化策劃團隊,開展了一場以“唐風華彩·西市珍寶”為主題的品牌策劃調研行動。此次調研以曆史溯源、文化解碼、觀衆需求為核心,通過文獻研究、實地勘測、跨界訪談等形式,為博物館品牌升級注入學術深度與市場活力。
1.曆史脈絡梳理:從遺址到展陳的精準定位
策劃團隊首先聚焦博物館的“基因密碼”——隋唐長安西市遺址。作為絲綢之路東方起點,西市曾是盛唐時期全球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團隊通過比對《長安志》《唐兩京城坊考》等曆史文獻,結合遺址保護報告,确認博物館現存“十字街”遺址、車轍遺迹等核心物證,為“絲路起點”定位提供學術支撐。同時,針對館藏2萬餘件文物,按“絲路貿易”“市井生活”“貨币文化”等主題分類,提煉出唐三彩胡商俑、開元通寶錢範等“鎮館之寶”的叙事邏輯,形成“曆史場景還原+文物故事化”的展陳框架。
2.觀衆需求洞察:從數據到體驗的精準觸達
為破解“非國有博物館如何平衡公益與效益”的難題,團隊采用“線上問卷+線下訪談”雙軌調研。發現18-35歲青年群體占比68%,對“沉浸式體驗”“文創互動”需求強烈;線下深入西安高校、社區及文旅企業,收集建議1200餘條。例如,針對遊客提出的“展線過長導緻體驗碎片化”問題,策劃團隊提出“主題分區+動線優化”方案,将原4層展廳重構為“絲路商魂”“貨币密碼”“科技之光”三大主題區,并增設AR導覽設備,實現“一步一景,一物一課”。
3.跨界資源整合:從單點到生态的協同創新
調研發現,博物館年接待量中,研學團隊占比超30%。為此,團隊聯動西安交通大學、陝西曆史博物館等機構,開發“絲路小商人”“古法造紙工坊”等12門研學課程,并計劃與攜程、抖音合作推出“雲遊西市”直播項目,通過虛拟展廳、專家連麥等形式,突破地域限制。此外,針對文創産品同質化問題,團隊與非遺傳承人、獨立設計師合作,推出“胡商茶具”“絲路香囊”等系列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