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消息,曾一度被視為 “香饽饽” 的計算機專業,如今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就業寒冬。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計算機科學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失業率已攀升至 6.1% 至 7.5%,這一數字是生物學和藝術史專業畢業生失業率的兩倍多。《紐約時報》的深度報道更是揭開了這一現象背後的殘酷現實。
諸多畢業生的個人經曆令人唏噓。21 歲的 Manasi Mishra 從普渡大學畢業後,曾憧憬着能獲得六位數的起薪,可現實卻是她僅得到一次面試機會,而面試的單位竟是墨西哥快餐連鎖店 Chipotle,最終她也未能成功入職。另一位畢業生 Zach Taylor,自 2023 年從俄勒岡州立大學畢業以來,已投遞了近 6000 個技術崗位的申請,卻隻收獲了 13 次面試機會,且均未收到錄用通知。更令人無奈的是,他甚至因 “缺乏經驗” 被麥當勞拒絕。
造成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人工智能編程技術的廣泛應用,正逐步取代大量初級崗位,使得衆多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失去了入行的敲門磚;另一方面,亞馬遜、Meta、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裁員,進一步加劇了就業市場的競争壓力。學生們因此陷入了所謂的 “AI 厄運循環”:他們借助 AI 技術批量投遞簡曆,企業卻利用 AI 自動篩選簡曆并迅速做出拒絕決定,有時甚至在幾分鐘内就完成篩選。
不過,令人稍感欣慰的是,Manasi Mishra 在經曆一系列挫折後,通過一封主動投遞的求職信成功獲得了一份工作。她在 TikTok 上發布的關于就業市場亂象的犀利帖子,也為她赢得了一些關注和機會。這或許給其他身處困境的畢業生帶來了一線希望:在艱難的就業環境中,創新的思維和積極的行動或許能成為突破困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