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5 日消息,據科技媒體 WccfTech 8 月 4 日博文報道,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Fitch Ratings)将英特爾公司的長期債務信用評級從 BBB + 下調至 BBB,僅比垃圾級高出兩個等級。這是繼标準普爾(S&P)和穆迪(Moody's)在 2024 年下調其評級後,英特爾再次面臨評級下滑的局面。
惠譽在評級報告中指出,英特爾的信用指标依然疲弱。若要使 EBITDA 杠杆水平恢複到與當前評級相符的水平,英特爾需在未來 12 至 24 個月内改善市場狀況、成功推廣産品并減少淨債務。惠譽還特别提到了延遲去杠杆、制造良率提升以及客戶對 18A 工藝的接受度等關鍵因素,認為這些方面對英特爾的評級恢複至關重要。
面對困境,英特爾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試圖改善财務狀況。英特爾計劃通過激進的成本削減措施,包括連續裁員,将 2025 年運營費用降至 170 億美元,2026 年進一步降至 160 億美元,以提升利潤率。同時,公司預計研發費用将保持 “平穩”,目标是到 2026 年将 EBITDA 利潤率提升至 30% 以上,而 2024 年這一數字僅為 20%。
此外,英特爾還計劃通過資産出售來增加現金流入。公司打算出售 Mobileye 的普通股票以及可編程解決方案業務 Altera 的多數股權,預計将産生約 53 億美元的現金收入,加上 2025 年第一季度從内存業務出售中獲得的 19 億美元,有望超過與重組相關的現金支出。
然而,惠譽仍對英特爾的前景持謹慎态度,認為盡管英特爾在個人電腦和傳統企業服務器領域仍有一定市場地位,但面臨着來自高通、AMD 等競争對手的激烈競争,且全球消費性電子與企業市場需求成長遲緩,使其營運壓力加劇,财務結構相對較弱,面臨 “較高的執行風險”。此次評級下調,無疑給正處于轉型關鍵期的英特爾敲響了警鐘,未來其能否成功應對挑戰,改善财務狀況和市場地位,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