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4 日消息,據科技媒體 Apple Insider 上周(7 月 31 日)報道,蘋果最新公布了一項頗具創新性的屏幕專利。該專利技術别具一格,能借助電腦屏幕内置的傳感器追蹤用戶位置,再通過軟件與硬件的協同配合,動态調整屏幕曲率,為用戶帶來更貼合使用場景的屏幕顯示體驗。
這項專利的發明人共有四位,其中 Danny L. McBroom 曾參與 2019 款 Mac Pro 電腦的設計,其豐富的設計經驗或許為此次專利技術的誕生貢獻了關鍵思路 。專利文件中對該技術的運作詳情有着細緻入微的描述:顯示器内置的傳感器如同敏銳的 “觀察者”,能夠精準追蹤用戶所處的位置以及與屏幕的距離,随後依據用戶的視角,綜合考量用戶正在使用的應用程序等因素,智能且動态地調整屏幕曲率。
在實際使用場景中,這種動态調整屏幕曲率的功能優勢盡顯。當用戶正專注地對着屏幕打字,或是處理密密麻麻的表格時,顯示器會貼心地調整為純平狀态,又或是呈現出輕微彎曲的形态,如此一來,能确保工作内容清晰銳利地顯示在用戶眼前,減少視覺上的疲勞與誤讀,讓辦公效率大幅提升。而當用戶結束了一天的忙碌,遠離屏幕,惬意地玩遊戲或是沉浸于視頻的精彩情節時,屏幕便會自動 “變身”,調整成适合娛樂的曲面屏,為用戶打造猶如置身私人影院或是遊戲沉浸式空間的感受,帶來更具包裹感和震撼力的視覺體驗 。
此外,專利中還提及,屏幕形态并非僅由用戶的位置和使用場景決定,應用程序同樣擁有 “話語權”。舉例來說,當用戶從蘋果 TV + 觀看影視内容,切換到使用微軟 Word 進行文字處理時,屏幕能夠 “感知” 到這種應用的變化,主動對顯示模式進行優化,從适宜影視觀看的曲面屏形态,平滑且迅速地轉變為便于文字編輯的直屏形态,無縫适配不同應用對屏幕顯示的最佳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專利着重強調了屏幕具備 “展開” 和 “收納” 兩種形态。在 “展開” 狀态下,屏幕猶如展開的巨幅畫卷,為用戶提供極為寬闊的視野範圍,無論是多窗口辦公、複雜圖形設計,還是進行數據對比分析,都能輕松應對,極大地滿足了用戶在桌上辦公時處理各類複雜任務的需求 。而 “收納” 狀态則是通過巧妙的彎曲或折疊方式,讓屏幕縮小體積,在空間利用上更加靈活,并且即便處于收納狀态,屏幕依舊能夠正常顯示關鍵信息,如時間、重要通知等,不會讓用戶錯過任何重要内容 。
不過,目前外界尚不清楚這項專利最終會應用到何種産品之上。從蘋果在專利插圖上繪制的顯示器形态來看,其造型極為特殊,與常見的蘋果顯示器有着明顯區别。Apple Insider 分析認為,這項專利最有可能應用到 iMac 上,畢竟 iMac 作為蘋果的主力桌面電腦産品,一直以來都承載着蘋果對于創新設計和卓越用戶體驗的追求,動态調整屏幕曲率的技術能夠為 iMac 用戶帶來全新的使用感受,大幅提升辦公與娛樂體驗 。但專利插圖中的屏幕底座形态,又與 Studio Display 有着幾分相似之處,屏幕邊框則有點像蘋果前幾年與 LG 聯合推出的 UltraFine 5K 顯示器,這也給專利應用産品的猜測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
同時,Apple Insider 基于蘋果在專利中提及的 “彎曲” 和 “儲藏” 等關鍵詞推測,蘋果或許并不打算讓搭載這項技術的屏幕用于挂牆使用,因為挂牆使用的場景可能難以充分發揮屏幕彎曲和收納的特性 。但換個角度思考,這種能夠靈活調整曲率和形态的屏幕,在縮小比例之後,也存在應用在未來智能家居中控設備上的可能性,比如成為智能家居系統的控制中樞屏幕,用戶可以通過屏幕的動态變化獲取各類家居設備信息、進行便捷操作;或者應用在帶屏幕版 HomePod 上,為用戶帶來更加智能、個性化的交互體驗,讓音樂播放、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與屏幕顯示完美融合,進一步拓展蘋果生态産品的交互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