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為貴陽之行規劃核心目的地,天河潭景區确實是值得首選的“貴州山水精華”。從自然到人文,從經典到創新,全方位解釋為什麼它值得你優先安排:
天河潭景區位于貴陽市花溪區石闆鎮境内,原名為天生橋。《貴州山泉志》載“天生橋,金築安撫司界,石壁千仞,環繞如城,水流其下,信天造也。”從天河潭流過的河流叫做蘆荻河,河流在此形成了暗河,并穿越天生石橋而流出。洪水季節,河水自暗河湖中的大小洞孔噴湧而出,似海螺吹奏,聲震澗谷,有民謠贊歎“烏龍吹海螺,洪水亮滿木魚殼。牛馬沖進陰潭洞,虎嘯狼嚎鬼鬧坡。”
1990年,花溪區開始将天河潭打造為了景區,1992年開放。到2008年,天河潭成為了國家AAAA級景區。由于天河潭有山有水有瀑布有溶洞,因而被譽為中國喀斯特景觀的微縮園。
蘆荻河從溶洞中奔湧而出,一路朝着山下奔湧而去,形成了多個瀑布。第一個瀑布,就是石蚌灘瀑布。瀑布位于水洞入口外,是天生橋下約50米處的一處鈣化灘。在古代,人們曾在這裡開鑿水渠引水灌溉,并在水渠旁修建了水碾、水車、水磨。現在,這些景觀已經成為了天河潭的看點之一。
天河潭最大的瀑布是卧龍飛瀑,寬二十餘米,高十餘米。瀑布宛如一條銀色的絲帶,從高處輕盈地傾瀉而下。豐水期,水流十分湍急湍急,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下,撞擊在深潭之中,濺起層層水花,化作漫天的水霧。卧龍潭瀑布前有一小洲,适合拍照留戀。
天河潭景區有兩個溶洞,一個是水溶洞,一個是旱溶洞。銀河宮即為龍潭洞旱洞,分為三層,全長近2000米,遊覽時間需要40分鐘。洞中有一天然石橋——奈何橋,它座落在洞裡兩座懸崖之間,橋下是深不可測的陰潭,堪稱鬼斧神工,令人叫絕。洞内滿布玲珑剔透,形态各異的鐘乳石,千姿百态。
水洞長約1200米,最寬處80餘米,可乘船遊覽,遊洞内奇觀,有如置身仙境,洞内有石鐘乳、石筍、石柱等喀斯特景觀。水洞内的燈光可以說是五光十色,燈光照耀在石壁上,感覺自己深入到了海底的龍宮,如同去尋找什麼寶藏一般。“在青色的大海裡,在青色的大海的底裡,深藏着金色的貝一枚。”——戴望舒
在天河潭的兩岸懸崖上,還修建了高空滑翔索道,全長為400米,這是在無人機問世之前,人們俯瞰天河潭的最佳通道。目前,體驗一次高空滑翔索道的價格為80元,網上打折價格是40元。
天河潭有如此優美的山水風光,自然也不會被古人所遺忘。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吳中蕃就曾經在此隐居。吳中蕃,1619年,出生于貴陽,曾經在南明小王朝任職。南明永曆政權滅亡後,吳中蕃隐居到貴陽的龍武山。三藩之亂期間,吳中蕃曾一度加入吳三桂集團,但很快離去,隐居到天河潭附近的蘆荻寨,并寫下了“鳌魚脫卻金鈎去,搖頭擺尾再不回!”的詩句。清朝康熙年間,吳中蕃曾參與修《貴州通志》。
吳中蕃隐居期間,曾多次到天河潭遊覽,并寫下了八首詩。例如其中一首寫道“水弱無強遇,去疏山作橋。流行俱不礙,鞭架總何消。未覚身飛渡,空聞涉待招。幽人原履坦,世見謂淩霄。”吳中蕃去世後,其族人就将之埋葬在了天河潭這個風水寶地。2000年,吳中蕃墓成為了區級保護單位。2002年,天河潭又修建了紀念吳中蕃的“夢草園”。夢草園主要展覽吳中蕃的人物生平、文學成就、家傳情況,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博物館。
蘆荻寨位于天河潭不遠處,是吳中蕃隐居的村寨。過去的蘆荻寨全部是石闆瓦片房,别具特色。現在蘆荻寨的建築雖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但是依然還有幾分古香古色的特點。這個村寨80%都是吳姓,他們就是吳中蕃的後裔。
2024年,天河潭通往蘆荻寨的蘆荻河開發了竹筏遊覽。蘆荻河是天河潭的上遊,這裡依山傍水,林木茂密。乘坐竹筏遊覽,隻見筏行碧波,輕漾若葉,水聲潺潺,入耳清越。兩岸茂林修竹,參差披拂;遠眺青山如黛,雲影徘徊,恍入畫境。塵世紛擾,皆抛腦後,唯覺心神俱暢,陶然忘歸矣。
除此山水溶洞之外,在天河潭景區大門不遠的地方,還有一些新打造的景點,如果有閑暇的時間也可以遊覽,主要有貴陽故事街、天星湖、五色花海等。
貴陽故事街是一條仿古街道,主要還原老貴陽的街道和建築,例如大十字、噴水池、金橋飯店、毛公館等。這裡也是一條美食街,可以品嘗到各色貴陽小吃,例如鹵粉、安順裹卷、絲娃娃、狀元蹄、戀愛豆腐果、包谷糖、豆腐圓子、冰糕、地蘿蔔等。
天星湖是天河潭水秀表演之地,湖長120米、寬106米,中心主噴水高度約80米,号稱西南地區最大的水景秀。而在天河潭附近也專門修建了酒店,能夠在此住宿的遊客必然是可以欣賞水秀表演的壯觀景象的。晚上,天河潭還有“煙花劇秀”,融合煙花、光影等多元素,打造實景互動秀場。
“五色花海”位于天星湖岸,有馬鞭草、百日菊、萬壽菊、雞冠花、千日紅、鼠尾草和粉色矮牽牛等,會根據季節的的變化而更換花種,以保證每個季節來都可以看到似錦的繁花。
古人雲“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天河潭既是一個山水秀麗的地方,也是一個有人文古韻的秘境。來天河潭,不僅可以納涼,避暑,還可以和古人神交,感受桃花源般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