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通: 全球領先的新聞稿發佈, 傳播和監測服務提供者
搜尋
四观书院一期学员第三次课感录

四观书院一期学员第三次课感录

2015-06-05 10:42

 2015年3月19日,四观书院一期班第三次课开讲。周易玄院长主讲两天半时间的《易经智慧》及《干支哲学基础》。

前两次课程易玄先生讲了《易经》内容,大家收获很大。先生从七超理论入手,说读经和读史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帮助。读经让我们升华智慧,读史让我们打开格局。先生说,柔日读经,刚日读史,经史合参,能养我们的浩然正气。

1.jpg

先生还说国学在小处能让我们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在中处能让我们安身立命、建功立业;在大处能济世安邦平天下;说到更大处能证入无上正等正觉,正大光明,彻悟圆满。

先生说,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用血和泪的事实,反复证明了经典的正确性与智慧。读经能让我们高屋建瓴超然宇宙之外俯瞰芸芸众生,读史能让我们落地生根打开格局,唯有历史讲天下,唯有历史放眼千秋。先生说,他读史,是把别人的人生经历当成自己的人生经历;把别人的人生体验当成自己的人生体验;把别人的经验教训当成自己的经验教训。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别人曾经把他当19岁的少年看(先生19岁开始讲学),但他自己把自己当几千岁的人看。先生笑着说:因为历史给了他几千岁。

2.jpg

同学们听了都忍俊不禁,同时也意识到了读经史典籍与学习国学的重要性。

下午讲到一半时,四观书院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原书记赵长青教授到书院来看望同学们,并与大家亲切交流。

3.jpg

(四观书院导师赵长青教授与同学们)

3月20日,依然是先生讲授《干支哲学基础》。先生提出来知命、革命、立命(复命)的法则。

命是从古到今往圣先贤们都一直探索不断的话题。

4.jpg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孔子更是对命极为重视,他反复强调天命,譬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圣人、畏大人之言”。在孔子思想中,天命高于圣人,是最先需要敬畏的。

先生说干支源于古天文,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奥秘,“上下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所以上古圣人创造干支,也是为了揭示宇宙的法则。

5.jpg

(嘉措活佛与易玄先生)

如何“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于是成了儒家文化的传统核心。所以易玄先生11岁开始自发研习上古干支文化,20岁后独居于深圳梧桐山深处,以干支文化参究天人之际。认识到干支文化是古人的心血智慧,应当受到后人高度重视,必能以此推演天道、敷衍人事、契入圣心。

四观书院的礼堂里挂着一副对联,便是中石先生感佩易玄先生而作:

推演易理明天道;

敷衍人情契圣心。

方秋潮同学是世界潮商会主席,他是全球一千多万潮商所尊敬的人。同时他也是全国工商联执委。他在听了课后深有感触地对易玄先生说:“传统文化点点滴滴都是宝!先生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而创办四观书院,合纵连横,欲将书院推向全球,为当今之世所最为需要。相信定能感召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进来,真正实现'推仁弘毅的价值观'。”

6.jpg

(方秋潮同学等与先生)

3月20日也是农历的二月初一,易玄先生老友加措活佛来电,说想到书院来看望一期学员。下午上课时,加措活佛到了,并为同学们讲授了半个小时的佛学大义。

3月21日上午,是易玄先生的助手张红星教授为大家讲授《二十四史概论》。

7.jpg

(商务部为四观书院授牌)

张教授是一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学问渊博,刚从高校系主任任上下来。他是张岱年先生的高足,出版了许多著作。内容涵及经史子集。

他自我介绍说他是易玄先生的忠实读者,读易玄先生的文章已经有八年之久。被他的少年志气所折服,自从读了先生的《国学旨归》后,自发在全国的各个场合和讲座中重点推介。

他希望能与易玄先生一起,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张教授的授课很精彩,风趣幽默,大家在笑声中了解了那一段段的风云岁月、戎马金戈。从历史联系当下,富有启发。

下午继续由易玄先生讲干支哲学基础,上课前王端瑞院长也到了书院,王院长长期在山东和香港,很难得来北京。这次很难得来看望同学们,并与大家一起交流。王院长慈善祥和,热衷慈善事业,还是香港工商总会会长。正是他对易玄先生修为的感佩,对传统文化事业的敬畏,与先生合力打造了四观书院。

商务部新近成立了一个中国商业搜索,该网与新华网、人民网同为国家级网站。为了更好地帮助四观书院传播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示书院同学的企业,商务部决定把高端访谈基地设到四观书院。

王一副院长是该网顾问,所以此事由他促成。商务部领导、中国商业搜索的负责人王宸宝先生亲自到书院挂牌。

大家与易玄先生、王端瑞院长、王宸宝先生一起合影留念。

接下来的课程,又有许多收获,我根据笔记做了简单的整理。

8.jpg

先生说他曾经在梧桐山时每天吃一包泡面吃了近一年。许多人受不了,但他很快乐,而且精神极好。

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拥有多大财富和事业就是幸福,而是懂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生难免有起伏,在没有运的时候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到机会一到,仍然可以复出。这就是“君子潜渊抱道,以待其时。时至而行,则极人臣之位;待机而动,则成百代之功。”

即便没有好的运气又何妨。知命的目的是要让我们各安天命,不妄作。

这个世界的规律很好把握,把握因果,就把握了这个世界的规律!唯有把握了规律,才能顺势而为,顺应自然,才能成功,才能成就,才能无悔。

《礼记》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情,要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方向错了,再大的努力,只是证明朝着错误的方向走得更远。这就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以自愿的贫困比不定的浮华过得幸运。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

下午放学后同学们去先生家里继续和他交流。碰巧遇到了印航法师来看望先生。印航法师字源正。他是本焕长老的弟子、印顺法师的师弟。本焕长老圆寂后一直是印航法师为长老拣选舍利。法师告诉先生,说择日择时专门将本老的舍利送来书院和家里供奉。

先生在20岁时常到弘法寺走动,并与本焕大师、印順法师多有往来。先生说,今天很凑巧,上午是张红星教授的讲座,下午就有印航法师的突然造访。大家可能不知道,印顺法师出家前的俗名就叫张红星呢。

9.jpg

(印航法师造访四为堂易玄先生家)

张红星教授也在场,听到后也忍不住笑了。

也许这当中都有因缘。按先生的说法,都有卦象和卦意。

——四观书院一期学员昝保久

消息來源: 朝聞通新聞稿發布平臺
相關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