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问题首先是一个企业的问题,中国社会能不能成一个诚信社会,信任的成本能不能大幅度降低,最主要依靠的力量在社会、在企业。”近日,由新华网、汤臣倍健举办的“无透明无信任——首届中国企业透明论坛”在汤臣倍健透明工厂举行,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在论坛上发表了他对中国企业透明化的想法,与包括药监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保健协会、清华大学等领导等各界专家、企业代表、媒体精英实地参观了汤臣倍健透明工厂,共同探讨企业建立信任机制的透明之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信任危机事件的频发,国民的信任度也逐步在下降。据2011年社科院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发布时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得分是62.9,今年发布时成了59.7,信任度逐年下降,而排在最后的是商业行业,信任度只有51.8。
“中国是信任成本最昂贵的国家。”马光远表示,信任一旦破坏,恢复起来比各种各样的污染要难很多。“这几年很多企业家想去养猪,养猪不容易,但是大家为什么要去养猪呢,最根本的根源还是缺乏信任。”
马光远认为,当不信任的成本高于信任成本时,这个时候讲诚信将带来更好的收益。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到了一个信任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也是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意味着中国企业开始从以前所谓的自救转向自觉,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到企业要求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中国企业开始从做产品到做信任的转换。”
会议后,专家在实地参观汤臣倍健透明工厂后表示,长期、真实和全面透明才能构建品质体系,汤臣倍健实现真正的透明开放,因此足以构建值得信赖的品质体系,构建信任基础。以汤臣倍健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打开透明之门将起到领头羊效应。中国公众营养改善项目中心主任于小冬认为,汤臣倍健作为行业的排头兵打造透明工厂,有助于扭转整个行业的形象,重塑老百姓的信任。
新华网董事会秘书、总裁助理杨庆兵表示,本次论坛选择在汤臣倍健透明工厂举办,意义深远,汤臣倍健正在努力打造中国膳补业首个真正意义的透明工厂,努力做到全球营养全透明,全球品质全透明,受到了各方面的赞同,值得企业学习。
新华网董事会秘书、总裁助理杨庆兵、美通社亚洲副总裁叶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俊秀、中国公众营养改善项目中心主任于小冬、《理财周报》执行主编罗周讨论透明对于信任危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