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俱乐部CEO读书会北京站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又重新点燃了中国人对于美食的强烈热情。而事实上,大家所关注的,并不只是美食对于味蕾的刺激,更有隐含在食物背后的厚重文化。“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诗人大厨二毛便以他对于民国时期烹饪文化的写作受到了广泛关注。
左起分别为活动嘉宾二毛、罗兵
5月17日下午14时,北京单向空间爱琴海店,本期“21俱乐部CEO读书会”北京站活动,二毛携新著《民国吃家》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罗兵,一起和读者们畅聊 “民国的味道”。除了现场分享美食背后的文化传承之外,二毛还亲自掌勺,为读者们烹饪了两道民国佳肴:东兴楼的酱爆鸡丁和张爱玲的炒苋菜,令现场的听众们食指大动。
在与罗兵的对谈中,二毛表示,人们获得食物的滋味和鲜美的过程,就是一种“道”,而要更好地把握住这“味的道”,我们应该提倡通过顺应自然的手段,尽可能摒弃那些反季节食品、农药化肥等人为的味,因为在他看来,这些现代化的工业手段会使得食物失去真味。
二毛认为,工业化的食物生产在如今是必需的,但是传统中那些古朴的烹饪手段也应当被保存,他看到诸如柴火灶这类烹饪古法的渐渐消失,有一种危机感,这也是他写作《民国吃家》的原因之一。
为了撰写《民国吃家》,二毛花了五年时间搜集资料,在收藏了几千个清朝及民国的菜谱后,二毛得出结论,经过明、清两朝的积淀,民国时期的菜品水准达到了最高峰。而更有意思的是,在挖掘菜谱与美食的过程中,他又与胡适、鲁迅、张爱玲这些民国的大佬们不期而遇,他通过这些家常却不乏考究的民国菜品,把这些耀眼的大师们从神堂拉到了民间,从而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吃相。
活动中最令大家兴奋的环节还是二毛的现场烹饪演示。从张爱玲最爱的炒苋菜,到胡适请鲁迅在东兴楼所吃的酱爆鸡丁,在二毛娴熟的烹饪下,活动现场很快散发出了阵阵带着古朴民国味的菜香,幸运的现众们也得以大快朵颐,一尝为快。烹饪中二毛分享了不少心得,比如用醪糟来代替料酒和糖,会令菜品更加醇香。
之后大家还就烹饪方法及饮食文化等话题与二毛和罗兵进行了热烈交流,最终在二毛的签售中结束了这场色、香、味俱全的聚会。
本场读书会是由21俱乐部主办的,作为21俱乐部品牌活动的重要部分,21俱乐部CEO读书会旨在打造一个阅读与分享的知识平台,为广大读者会服务。本次活动还得到了战略合作伙伴世纪文景、网易教育以及单向空间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