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通: 全球領先的新聞稿發佈, 傳播和監測服務提供者
搜尋
传承经典,创新奉献--专访汨罗江畔董事长梅强

传承经典,创新奉献--专访汨罗江畔董事长梅强

2014-05-23 13:49
汨罗江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梅强

汨罗江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梅强

导语:

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留下了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作为经典国学的痴迷者和传承者,梅强一直寻求在当前的商业时代,通过适当的形式来传承和推广中华国学经典,让更多人受益、让社会更文明、让民族更自信。

梅强,湖南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目前为某投资公司总裁,此前十多年涉足过家电、房地产、IT等实业行业。

国学经典 伴随成长

“打小开始,《三国》《水浒》《说岳》等传统著作就伴随我的成长,带给我很多欢乐,其中的一些好人坏人也会让自己效仿或者自律”,谈起对于国学的渊源,梅强这样开始了我们的谈话。

中学期间,他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书法,书法和中国文字和历史密不可分,这段经历让梅强对于国学有了更多的认识;大学时,开始练习太极拳,同时兴趣使然自学了《皇帝内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越了解,越会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心怀敬畏和感恩” ,梅强深情地介绍道,“后来参加工作、成家立业,遇到一些现实挫折或者思想困顿,我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向国学经典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于中国儒释道的学说有了一些涉猎”。

工作生活 践行受益

通过多年国学经典的接触和学习,梅强认识到儒释道三家虽然门户界限清晰,但其宗旨却是惊人一致:儒家提倡“内圣外王、仁人爱物”,佛家讲求 “自觉觉人、普度众生”,道家“无为无不为”背后是要“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样的思想和实践,让梅强在工作中交到很多朋友,找到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不仅如此,我根据佛道养生和《皇帝内经》的原理,给周围的一些人辨证施治,甲等医院都没有办法的一些症状,居然在我的调理下得到改善”,谈到业余的这些成果,梅强似乎比职场的成功更兴奋、更幸福、更有成就感。

“国学的复兴和民族自信自强是必然的趋势!1988年,第一届诺贝尔获奖者大会发表《巴黎宣言》,其中呼吁‘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智者之言!” 梅强坚定地说。

“三节”认知 端午最弱

“前途光明,但道路肯定是曲折的。国际竞争实际是经济和商业的竞争,而商业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如一部韩剧的热播,必然带来诸如服饰、饮食、娱乐、广告、旅游等相关产品的商业价值实现”,梅强语重心长地说,“端午之争,我们落后于韩国;现在泡菜都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们大批的老字号在国际上被抢注或者国内消亡;年轻一代对圣诞节情人节很热衷,而对于春节中秋端午中国传统三大节,尤其是端午节,却知道得不多” 。

其实,端午节除了众所周知的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外,还有对于个人、家庭更直接更明显的现实价值。

端午,端是开端,午就是中间的意思。端午就是一年中间这个月开端的意思,为什么要大张旗鼓过个节呢?

此时的自然界,细菌滋生最为活跃、瘴气毒气积蓄和外放都达到峰值,所以前几年非典、禽流感和H7N9发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就是在5、6月,正是在端午节前后。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就看到了,所以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现在还有“除五毒”、“熏艾草”、“佩香囊”和“饮雄黄”等内容,而艾草对于非典、禽流感和H7N9的预防作用,近来也得到了中医药管理和疾控等专业部门的确认。

此时的人,也是面临的选择和诱惑越来越多、邪念妄念容易盛行的时候。就像看书:书的开头和结尾都通常会翻动,中间往往崭新如初;下围棋开头布局和结尾收官相对简单,中盘行进最不好掌控。所以,人在此时,需要收摄心神、端神正气,才不至于偏离正确轨道。所以,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中,千年以来一直保留龙舟竞渡、唱颂赞诗、纪念屈原等元素。

这就是我们的先辈,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要过端午节的主要原因。也正因为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意义,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于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汨粽” 造福桑梓

如果文化传承没有对接良好的商业运作,其结果一定是日渐衰减。所以,四个个在京汉发展的楚国人(二人汨罗、一人常德、一人宜昌)在2012年初成立了汨罗江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因为粽子是端午节最具标志性的商品,因此公司的第一步商业运作聚焦在粽子上。

“汨粽”这个名称,就决定了这款粽子吸收了汨罗江畔粽子文化的精髓:长锥外形,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显得亭亭玉立;泡米煮粽,采用天然山泉水,还原自然的味道;馅料调配,选用湘莲、腊肉、蛋黄和弱碱,传承了最为经典的湖湘味道;包装上醒目的龙舟图案,寓意“端午源头、龙舟故里” 的特殊出身……

另一方面,“汨粽”也做了大量的创新:主攻北上广等大都市,聚焦白领消费主力,返璞归真、首家推出布袋包装,首款汨罗国际龙舟节的冠名礼品粽,赠尝体验与微信点赞,天猫线上线下O2O,政府公关与商业运作结合,文化名人题词背书……

“通过汨粽的商业运作,我们希望能和更多同道中人,展开更为广阔的端午文化和经典国学的传承和推广,为桑梓造福,为民族自信自强贡献一份力量”,临近结束,梅强握手道别,从他眼里,我们能感受到那份力量、那份憧憬、那份真情!

消息來源: 朝聞通新聞稿發布平臺
相關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