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網上市一周年之
/朝聞通/12月8日,當當網迎來上市一周年,當日股價大漲19.78%。當當網也是國内第一個實現盈利第一個上市的電商。針對行業甚嚣塵上的“電商冬天論”,當當網CEO李國慶持積極樂觀的态度:電商泡沫不會在三年内破裂,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電商行業仍然是春天。
就在前不久,原當當網技術總監,易橋網現任CEO吳建也曾表示“如果說電商存在一個最壞的情況,那頂多是運營營銷成本與銷售額持平。”
與此同時,一批團購網站倒閉,一批電商遭遇困境,幾家大型電商不斷傳出“節衣縮食把冬過”的消息。
“當”家的都不鼓勵燒錢
當當網CEO李國慶前日表示:當當網在盈利之前,也曾熬過八年寒冬。“寒冬論”的持有者們,紛紛抱怨電商的毛利率低。李國慶說“零售業永遠是毛利率很低的,節省每一分錢去改善顧客的服務,這是我們永遠的理念,是長久做企業的心态。隻有通過不斷改善顧客的服務,把顧客當作青山留住,電商企業才有未來。”
其實早在去年,當當網上市之前,碼洋20億的時候,李國慶就對媒體說,這20億都是“毛毛利”。正是這種精打細算的作風,支撐着當當走到上市,走到今天仍然是國内電商裏“最賺錢”的。
在李國慶看來,當當網模式的精髓,第一動手早,第二是精細化運作、運營管理,成本絕對領先,第三是每兩年實現一個品類的絕對領先。正是憑着這一模式精髓,當當網在上市前才能平穩的經過兩輪泡沫時代,并在今天的電子商務冬天中依然保持着高增長。
當當出身的吳建同樣以“精細運作、成本爲先”作爲原則,在易橋網的網上商城建設軟件中,尤其重視“報表”的地位,企業級的網上商城系統具有更豐富的報表及營銷模塊。吳建說“首先決策人必須是清醒的,不能因爲糾纏于電商細節而鑽進死胡同,所以一份明晰詳盡的報表就非常重要。”易橋網尤其強調“量身定做、量力而行”,吳建嚴肅地說:“我們從來不鼓勵客戶去争什麽老大,如果你硬要‘賠錢賺吆喝’是可以的,但是要心裏有數,留充足的‘過冬錢’。”
深圳有30%的電商企業死于出生之年——這一數據在業内早已人盡皆知,“融不到資就死”成了無數電商的死因。“冬天到來之前,總該存些柴米的” 負責易橋網市場推廣工作的齊霁笑說,作爲知名策劃人,齊霁浸淫廣告業多年,他曾經親眼目睹數家“走在前頭”的獨立電商紛紛“死在前頭”。一哄而上的團購、電商,養肥了衆多的廣告媒介,營銷費用水漲船高也就不足爲奇了。“很多電商不是在做廣告,是在‘砸廣告’”齊霁搖頭說。
正應了李國慶那句話“投資人和電商都希望靠短跑取勝,所以燒錢。而電商本質是精準營銷,應該是低費用發展。所以,進入冬天之後,企業尋找低成本營銷的方式則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姓“實”的,追趕姓“網”的
與此同時,如今線下的傳統品牌商、渠道商紛紛紮入網絡渠道。蘇甯電器副總裁淩國勝就曾自信滿滿地說:“未來十年内,蘇甯易購将占據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主流地位,在線上打造一個等量齊觀的‘蘇甯’。 ”中糧集團董事長甯高甯也在公開場合評價:“我買網可以大過中糧集團”,
因爲受渠道問題、人才問題、成本問題等種種因素制約,大多數傳統企業在涉水過程中都曾經走過彎路。但仍不乏成功案例。蘇甯電器半年報顯示,蘇甯易購營收25.69億元,其中,二季度收入環比增長31.86%,業績赫然叫闆當當。蘇甯電器副董事長孫爲民認爲,傳統企業做電商,90%的企業會成功,而純電商企業,90%會失敗。原因是傳統企業所固有的“采購、物流等優勢”。
也有不少業内人士對傳統企業涉足電子商務保持了保守的态度,貴人鳥電商中心負責人胡軍曾說:“對于傳統企業來說,要融入到互聯網,思想首先要革命,觀念要革命。”雖然二者的差别可能有些誇大,一些傳統企業由于不懂電商,在初期的确可能會犯一些普遍的錯誤,;但是傳統企業領導人普遍的“商人作風”在電商領域有時候反而不失爲穩健之舉,因爲“傳統企業”和“電子商務”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賺錢”始終是二者的共同追求。 總體來看,中國傳統企業進軍電子商務市場潛力巨大;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上月28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零售業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中再創銷售佳績,銷售金額達524億美元,創曆史新高。而在“網絡星期一”中,總計銷售12億美元,較往年增長了20%。
可以預見,中國傳統企業在未來還将大幅沖擊,中國的電商道路隻邁出了一小步,路怎麽走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