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通: 全球領先的新聞稿發佈, 傳播和監測服務提供者
搜尋
《職業君人》溫馨提醒:注意!也許你已經進了HR的黑名單……

《職業君人》溫馨提醒:注意!也許你已經進了HR的黑名單……

2017-06-19 14:10

 如果一個人有100分的能力,職業化的程度卻隻有50% ,那麽其工作價值顯然隻發揮了一半。

如果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很高,能力、價值得到充分發揮,那麽他一定是逐步上升的。

如果一個人的能力比較強,發揮卻很不理想,總有“懷才不遇”的感慨,那就很可能是自身的職業化程度不夠高造成的。

f5288b8546d7344c5874794378eeded1.jpg

圖:君學書院課程中心主管Austin于《職業君人》第171期杭州站分享

君學書院《職業君人》6月3地出發,走進杭州、湛江、湖州,爲教育機構的團隊帶去職業化進階之道。

本次研修着重闡述了“職業君人,堅決不做的十二種人”,這也是教育機構堅決不用之人。這類人是典型的負能量攜帶者,也可稱之爲發展中的“絆腳石”。

第一種:滑頭

這類人最怕領導給自己安排工作,稍微超出自己工作範圍的事情就拒絕接受。更有甚者,自己職責範圍内的事情也要轉給别人辦理。職場人堅決不做偷奸耍滑的滑頭。

第二種:怨婦

不僅缺少”自知”,而且缺乏”自信”,他們總是害怕别人優于自己。因此,他們時常都會拿起鏡子照一照,和别人比一比,稍不如意,他們就會憎恨遷怒超過自己的人。職場人堅決不做整天抱怨的怨婦。

第三種:異類

當公司遇到分歧和困難時,他們甯願坐視情勢壞下去,也不願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使得小事變大事,直至變成壞事,并一味地發展下去,從而喪失阻止、改變它的大好時機,最終導緻企業“沉船”的厄運。職場人堅決不做離心離德,沒有凝聚力、向心力的異類。

90205503d75d96668b5062b8cc2e7acf.jpg

圖:《職業君人》第172期湛江站研修現場

第四種:膽小鬼

他們畫地爲牢,自我設限不肯追求成長,不肯突破自我,不肯主動挑起力所能及的擔子。 “努力也沒有用,薪水夠用就好”是該類人心中的聖經。此類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領略超越自我的豪邁!職場人堅決不做畏難膽小、推诿工作和責任的膽小鬼。

第五種:南郭先生

他們對外界信息無動于衷,他們不肯思考、判斷、分析,也不願搜集、記憶有關信息,懶得理會“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句名言。他們的人生畫卷形如一張白紙,沒有絲毫鑒賞的價值,他們對企業的發展來說一無是處,一文不名。職場人堅決不做混在團隊裏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

第六種:權術家

霸道、野蠻、粗魯和散漫是他們的專利;不守時,不尊重他人,他們陰沉沉的臉上很少看到笑容,說話帶刺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他們常憑自己心情的好惡任意而爲,根本不在乎他人的喜怒及尊嚴。職場人堅決不做愛慕虛榮、陽奉陰違、争權奪利的權術家。

第七種:蛀蟲

像流水一樣花公司錢的團隊成員,成本意識極差,他們總是無限制或任意申報交際費,交通費等,浪費極大。絲毫不注重生産效率,職場人堅決不做損公肥私的蛀蟲。

第八種:騙子

這些人的聰明隻是嘩衆取寵的聰明。毫無創意,隻會模仿和抄襲;他們隻求固定的工作,不求自我創新、自我發展。職場人堅決不做弄虛作假、表裏不一、言行不一的騙子。

15dabbd8dc8d8e6647f631eab66f0a41.jpg

圖:《職業君人》第172期湛江站

第九重:半瓶醋

沒有絲毫的團隊精神,他們不喜歡與人友善合作,共求發展。他們在工作中缺乏熱情,總是消極和被動,很難抓住機會,同時,他們對周圍事物也漠不關心,常常不顧他人的意見,獨來獨往。職場人堅決不做居功自傲、自我中心、躺在功勞簿上的半瓶醋。

第十種:自私自利者

自身沒有什麽能力,在與同事合作時,總愛推卸責任,把自己置身于事外。等事情辦成之後就來分享勞動成果。分享時還大大的吹噓炫耀自己的僅僅做了的幾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職場人堅決不做攬功、推過的自私自利者。

第十一種:山大王

對自己能力不自信的人,觀念很難與時俱進,喜歡拉幫結派。适當的和同事做朋友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團隊裏拉幫結派,後果就不堪設想了,隻會使人際關系複雜化,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職場人堅決不做拉幫結派、山頭主義的山大王。

第十二種:叛國者

利用公司的資源去牟取自身不應該得到的利益,比如說吃回扣、打外單、幹私活等。吃裏扒外的那一刻,就是領導對你不信任的開始;一旦吃裏扒外,職場上的提升就會變得異常困難。職場人堅決不做吃裏扒外、私通外敵的叛國者。

職場上是什麽人,其實在生活中也就是什麽樣的人。性格使然,輕易是不會改變的。無論當前多麽有成就,隻要身上沾了這些負能量,失敗就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9cf786827e7dcd436bbf2046b2533c66.jpg

《職業君人》課程是依據目前中國教育機構的整體行業現狀,依托君學書院自身在教育機構管理服務行業的專業積澱和切實研究,整合全球領先的職業化人才高效培育理論。

針對中國教育機構及實體學校團隊中不同層次人員的學習需求,通過一百二十餘次課程實踐與創新,所構建的一門内容深入、體驗充實、形式變通、真正精準對接行業需求的定制課程體系。

消息來源: 朝聞通新聞稿發布平臺
相關關鍵詞: